从千佛崖溶洞出来的人,总爱下意识地搓搓手。指尖还留着岩石的微凉触感,鼻尖似乎还萦绕着那缕若有似无的草木香 —— 这正是我们要的效果:让离开的人,身体还记得洞里的感觉。
过去做溶洞设计,大家眼睛都盯着光影。打亮钟乳石,勾勒轮廓,好像把石头照清楚了就万事大吉。但千佛崖项目里,我们打定主意要打破这种单一模式。人对空间的感知本就是五官联动的,凭什么让眼睛独挑大梁?
视觉上我们花了心思,但没走炫技的路子。弃用那些刺眼的彩色光,全用天然色调的 LED 冷光源。光线像从石缝里自然渗出来的,柔和得很,照在岩壁上能显出层层叠叠的纹理,比强光打出来的效果更耐看。
耳朵听到的更有讲究。藏在暗处的扬声器里飘出的,不是随便找来的流水声。我们录了本地山泉滴落的节奏,混了点穿堂风的轻响,音量刚好够盖过人群杂音,又不会压过人的脚步声。人走得快了,那声音仿佛也会跟着紧两步,像洞在跟你同步呼吸。
展开剩余40%最让人惦记的是那面触摸墙。我们挑了几种溶洞常见的石材复刻,打磨得既保留原始纹理,又确保不会伤手。有个老爷子摸完直点头:"这才是石头的真感觉,比隔着玻璃看实在多了。" 旁边的小孩则反复摸着不同石材,对比哪块更 "扎手"。
休息区的香氛是最后加的点睛之笔。不是浓郁的香水味,是本地草药和苔藓混合的淡香,淡到稍不留意就错过了。但就是这缕若有若无的气息,让人坐下时不自觉地松肩,说话声都轻了几分。
开放后听到游客说 "像是全身都钻进了洞里",就知道这步棋走对了。他们不再是站在外面看风景的人,成了风景的一部分 —— 手能摸,耳能听,鼻能闻,眼睛看到的反而成了这一切的背景。
现在的千佛崖溶洞,石头还是那些石头。只是人走进去,不再是参观,更像一场全身心的对话。
发布于:重庆市亿融配资-股票配资哪家好-太原炒股配资-配资正规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